金門酒廠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本公司網站僅提供專業知識及產品介紹,恕不接受網路訂購。健康警語:酒後不開車,安全有保障,禁止酒駕
Δ
TOP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消費者Q&A

承襲傳統古法,以固態發酵釀酒工藝蒸餾,並於花崗岩地窖中長期貯存5年以上,酒質芳香醇厚,酒齡愈長,風味愈顯香郁柔和。
金門位處東經118度,北緯24度的亞熱帶,早期雖然出產高粱,但產量不多,更不是主食。後因燃料取得困難,在胡璉將軍窮則變、變則通的巧思下,想出了仿效河北、山東人種高粱、吃高粱、燃燒高粱桿的方式,試圖徹底解決此一難題。想不到此一構想,不但解決本地居民燃料取得困難的問題,亦可提供軍中飲用需求,一舉數得,遂於民國41年成立「九龍江酒廠」並於45年改名為「金門酒廠」。
高粱有蜀黍、蘆穄、番黍等別稱,屬禾本科一年生草本植物。高梁性喜高溫,適合生長於乾旱地區,凡是排水良好之土壤均適宜栽種,微帶酸性的土壤是高粱酒的最佳溫床,就是略帶鹼性的土壤亦可栽種。原產於熱帶地區的高粱,耐旱性強,適應力更是一流,後來逐漸從熱帶地區繁衍到亞熱帶,甚至溫帶。
一、 一般酒醉會引起頭痛是因為酒中乙醛、甲醇及雜醇油等成份含量過高,而金門高粱酒因為酒質精醇、獨特,故不易引起頭痛。
(一) 酒質精醇。金門高粱酒採固態發酵法,以純天然原料搭配獨特方法精釀,酒質精醇,其中甲醇及雜醇油等易造成頭痛之物質含量,均遠低於其他酒類。
(二) 酒質獨特。金門高粱酒之酸、酯含量較一般酒為高,酸酯含量高不但是評定好酒的一項指標,更不易引起宿醉。
二、 解酒的方法:
(一) 不宜吃蕃薯(地瓜)。喝酒後三小時不宜進食蕃薯,因為蕃薯會何胃酸發生反應成不溶於水的堅硬結塊物質,會損害消化功能。喝酒時同時吃蕃薯更容易導致消化不良,進而出現腹脹等不適感。
(二) 不宜吃柿子(紅柿)。柿子能和胃中某些反應成不溶於水的沉澱物。喝酒時同時吃柿子容易加重胃腸的負擔,不利於食物的消化吸收。
(三) 不宜吃刺激性的食物。若一邊喝酒,一邊吃辣椒、生薑、芥末、大蒜等刺激性食物,由於酒和上述刺激性食物都屬於味辛烈之品,容易對胃粘膜,腸壁造成強烈刺激,進而嚴重影響胃腸功能。
(四) 不宜喝濃茶。多數人都有酒後濃茶的習慣,以為這樣可以解酒。其實不然,因茶與蛋白質食物相結合可使胃腸蠕動減慢,再加上酒精的麻痺作用,更增加了食物在胃腸中停留的時間,長期下去,易造成便秘。
(五) 不宜抽菸。有不少人習慣邊喝酒邊抽菸,這對身體十分不利,由於香菸中含有尼古丁、一氧化碳等致癌物質。喝酒時抽菸,酒精加速上述對身體有害物質的溶解,進而使致癌物質更容易透過黏膜浸入體內。
(六) 美酒不宜加咖啡。美酒和咖啡同屬使人大腦興奮的飲品,可進血管擴張、腦血管流量增加,美國一位醫學家稱:酒與咖啡同時喝,就如同火上加油一般,使大腦過度興奮,大大的增加血管的負擔,久而久之會引起心血管疾病,如心律不整等。
(七) 還有一點是最重要的就是喝酒應適量!喝多了對身體更是不好的。
酒是一種良好的溶劑,其主要成份為乙醇,有良好的穿透性,易於進入藥材組織細胞中,可以把中藥裏難溶於水的有機物質溶解出來,更能發揮生藥原有的藥性作用,浸泡服用時又可藉酒的吸收代謝宣行藥勢,一般在喝了藥酒之後,大約一小時之內即可到達十二指腸,使藥物療效迅速發揮作用。
同時由於酒精具有防腐及消毒作用,所以要酒經久浸漬不易腐壞,並可隨時服用,十分方便,除此之外,酒還能產生矯正臭味及減弱腥氣的作用。
另外,順便說明比較一下生藥經由研磨成粉末或用陶器煎熬湯汁及泡浸藥酒,人體吸收效果上的差異,分別敘述如下:
1. 研磨成粉末 由於科技的突破,生藥已經研製成像西藥的藥粉一樣,但服用後受限於胃腸吸收程度的不同,人體最多可以吸收約65%,其餘則排出體外。
2. 煎熬成湯汁 在今日工商業發達及忙碌的時代,老一輩使用的砂壺或陶壺取用之不易;況且由於煎製過程繁複,關係到溫度高低、時間長短不一,均易使藥效散逸消失,且人體吸收度大約只有65%而已。
3. 製成藥酒 為了促使藥效達到最高的吸收作用,對於身體各經絡阻滯之暢通,酒可謂始作俑者,並能促使人體達到85%的最高吸收,舉凡風濕、積勞、養生、保健等藥酒是老少咸宜之聖品。
這個問題問的很妙!這實在是一個大家最常見卻不經意的事。而常去中國大陸參訪、考察或經商的人士一定會發現當中國大陸同胞們在宴席上互相敬酒時,如果圓桌太大而彼此無法互相「碰酒」時,會往桌上敲一下,讓它發出聲響後再一飲而盡。而喝酒為什麼要「碰杯」?目前有兩種說法:
1. 第一種說法:是古希臘人創造的。傳說古希臘人注意到這樣一個事實,在舉杯飲酒之時,人的五官都可以分享到酒的樂趣;鼻子能嗅到酒的香味、眼睛能看到酒的顏色、舌頭能辨別酒味,而只有耳朵被排除在這一享受之外,怎麼辦呢?古希臘人想出這樣一個辦法,那就是在喝酒之前,互相碰一下杯子,杯子發出的清脆聲響傳到耳朵中,這樣耳朵就和其它器官一樣,也能享受到喝酒的樂趣。
2. 第二種說法: 喝酒碰杯源自於古羅馬。古羅馬崇尚武功,常常開展「角力」競技。競技前選手們習慣於飲酒,以示相互鼓勵之意。由於酒是事先準備好的,為了防止心術不正的人在給對方喝的酒中放毒藥,古羅馬人們想出一種防範的方法,即在「角力」之前,雙方各將自己的酒向對方的酒杯中傾注一些,漸漸的碰杯逐漸成為一種禮儀。
其實大家應該常常會有這種經驗,就是每次和朋友一起喝酒的時候,有人喝一杯就會臉紅,有人卻是千杯不紅,這時候就會有人說喝酒會臉紅是肝不好的原因,卻偏偏有其他人說這是肝好的現象,到底喝酒時會臉紅是肝功能良好或是不好呢?要知道這兩者之間有沒有關係,就要先了解酒精的代謝過程。其實,不論是哪一種酒,裡面都含有不等量的酒精。酒精的化學名稱是乙醇,乙醇被吸收到體內會有經醇脫氫脢轉換成為乙醛,乙醛在肝臟中會被一種叫做醛脫氫脢的酵素作用,然後產生乙酸,而乙酸會經由其它的代謝方式被代謝成水與二氧化碳。一般造成喝酒後會臉紅的元兇其實就是乙醛,因為乙醛會刺激血管,讓微血管擴張,微血管一擴張就會讓皮膚看起來比較紅,所以有的人喝了酒之後,不只是會臉紅,有時連耳朵、脖子、身體都會紅通通的。既然每個人的體內都有醛脫氫脢,那為什麼有人喝酒還是會臉紅?其中的差異就在於醛脫氫脢會因為每個人的基因不同,代謝乙醛的速度也不一樣,若肝臟的醛脫氫脢代謝乙醛速度比較慢,可是喝酒喝得太快,自然就會出現面紅耳赤的情況。
接著再來談談為什麼臉會紅?其實臉紅不紅主要是和兩個因素有關,一個是臉皮厚不厚,另一個是臉部的微血管有無擴張的狀態。臉皮厚,其實指的就是皮下脂肪較多,皮下脂肪一多,就不容易看到脂肪下面微血管的變化,就像透過厚厚的毛玻璃,不容易看清楚東西。所以有的人平常看起來就臉紅,可能就是因為臉皮比較薄的關係。微血管是不是呈現擴張的狀態,就有很多的原因了,如:運動、發燒、過敏、興奮、緊張、長青春痘等,都會讓臉部的微血管擴張,使流經臉皮的血液增加,自然看起來就會臉紅紅的。
「雞尾酒」一詞源出何時何地,其實至今尚無定論,只是留有許多傳說而已。最流行的說法是源自十八世紀的美國,至今不到兩百年的歷史,以下選錄四則傳說進行說明:
1. 說法之一:在國際酒吧協會(IBA)的正式教科書中介紹了如下的說法。很久以前,美國船隻開進了墨西哥的尤卡裏半島的坎佩切港,經過長期海上顛簸的水手們找到一間酒吧、喝酒、休息以解除疲勞。酒吧中,一位少年酒保正用一根漂亮的雞尾形無皮樹枝攪伴著一種混合飲料。水手們好奇的問酒保混合飲料的名字,酒保誤以為對方是在問他樹枝的名稱,於是答道:「考拉德‧嘎窖」。這在西班牙語中是「公雞尾」的意思。這樣一來「公雞尾」就成了混合飲料的總稱。
2. 說法之二:十九世紀時,美國人克里福德在美國哈德遜河邊經營一間酒店。他有三件引以為自豪的事情,人稱克氏三絕:一是他有一隻孔武有力、氣宇軒昂的大公雞,是鬥雞場上的好手;二是他的酒庫據說擁有世界上最優良的美酒;三是他的女兒艾恩米莉,是全鎮的第一名絕色佳人。鎮裡有個叫阿普魯恩的年輕人,是一名船員,每晚來酒店閑坐一會兒。日久天長,他和艾恩米莉墜入愛河。這小夥子性情又好,工作又踏實,老頭子打心眼裡喜歡他,但老是作弄他說:「小夥子,你想吃天鵝肉?給你個條件吧,趕快努力當個船長」!小夥子很有恆心,幾年後果真當上了船長和艾恩米莉舉行了婚禮,老頭子比誰都快樂。他從酒窖裏把最好的陳年佳釀全部拿出來,調成絕代美酒,在杯邊飾以雄雞尾,美豔之極。然後為他絕色的女兒和頂呱呱的女婿乾杯,「雞尾萬歲」!從此雞尾酒大行其道。
3. 說法之三:「雞尾酒」一詞來自1519年左右,住在墨西哥高原地帶或新墨西哥、中美等地統治墨西哥人的ㄚ茲特爾克族的土語,在這民族中,有位曾經擁有過統治權的阿茲特爾克貴族,他讓愛女Xochitl將親自配製的珍貴混合酒奉送給當時的國王,國王品嘗後倍加讚賞。於是,將此酒以那位貴族女兒命名為Xochitl(本傳說載自《紐約世界》雜誌中,它對以後有關雞尾酒起源的探討,起著有利的佐證作用)。
4. 說法之四: 根據美國小說家柯柏的傳述。雞尾酒源自美國獨立戰爭末期,有一個移民美國的愛爾蘭少女叫蓓斯,在約克鎮附近開了一家客棧,還兼營酒吧生意,1779年,美國聯軍官兵到客棧集會,品嚐蓓斯發明的一種名喚「臂章」的飲料,飲後可以提神解乏,養精蓄銳,鼓舞士氣,所以深受歡迎。只不過,蓓斯的鄰居,是一個專擅養雞的保守派人士,敵視美法聯軍。僅管他所飼養的雞肥美無比,卻不被愛國人士一顧。軍士們還嘲笑蓓斯與其為鄰、譏諷她是「最美麗的小母雞」。蓓斯對此耿耿於懷,趁夜黑風高之際,將鄰居飼養的雞全宰了,烹製成「全雞大餐」招待那些軍士們。不僅如此,蓓斯還將拔掉的雞毛用來裝飾供飲的「臂章」,更引得軍士們興奮無比,一位法國軍官激動的舉杯高喊,「雞尾萬歲」!從此,凡是蓓斯調製的酒,都被稱為「雞尾酒」。於是雞尾酒就順勢而起,風行不衰。
所謂的酒度,或稱酒精強度,通常是指在20度C時酒中的酒精(乙醇)的百分含量。金門高粱酒的酒度表示係採用國際上通用的表示法,用體積百分數或質量百分數表示,即寫成體積分數為58%。但因酒精在20度C時的密度約為0.7893,故酒精的體積百分數約為質量百分數的1.267倍,如上述的體積百分數為58%的58度酒,換算成質量分數時僅約為48%。
1. 以酒精的體積百分數表示酒度。目前,世界上除啤酒以外的釀造酒度,均採用這種表示法。例如葡萄酒的酒度為12度,即指在100毫升葡萄酒中含有12毫升純酒精。我國的白酒、黃酒、葡萄酒、再製酒的酒度都是以體積百分數表示。
2. 以酒精的質量百分數表示酒度。即100克酒中含有純酒精度的克數。例如啤酒的酒度過去都用該法表示,即所謂3.2酒度是指在100克啤酒中含有3.2克的純酒精。因為德國在世界上是啤酒發展最早的國家,該國用酒精的質量百分數表示啤酒酒度,所以後來世界各國均照此表示。但近幾年來世界上不少國家也都用酒精的體積百分數來表示啤酒的酒度,即兩種方法併用。目前像國內的台灣啤酒則是已經採用酒精體積百分數表示啤酒的酒度。
3. 用標準酒度(Proof Spirits)。西方歐美各國通常用標準酒度(標準酒精強度)來表示蒸餾酒的酒度。古代把蒸餾酒潑在火藥上,凡能點燃火藥時的蒸餾酒的最低酒度,即為標準酒度100。但英美等國對蒸餾酒的酒度表示方法有所不同,茲分述如下:
(1) 美國酒精強度(U.S.Proff)規定在60oF(約15.5oC)下,不含水的純酒精的U.S.Proff為200,即純水的U.S.Proff為0。換言之,所述的酒精體積分數50%,即為美國蒸餾酒標準酒度100度。所以只要將U.S.Proff的度數除以2,所得的商即為以酒精體積分數表示的酒度。
(2) 英國酒精強度(British Proff)規定在60oF(約15.5oC)下,British Proff為100,即為酒精體積分數57.07%,折合質量分數為49.44%。例如英國威士忌的酒度就是如此表示的。所以,只要將常數1.75去除以英國酒精強度,所得的商就如同我國白酒的強度。
酒精的化學名稱叫做乙醇,化學分子式為C2H5OH或CH3CH20H,相對分子質量為46.07;酒精是一種無色透明且具有特殊芳香氣味和強烈刺激味的液體,純酒精的相對密度是0.7893(d420),沸點為78.30C,燃點是120C。由於其沸點燃點較低,故為易揮發且易燃的液體,當酒精蒸氣與空氣混合時即為爆炸性的混合物,極易引起爆炸或火災,因此,它是一種易燃易爆的危險物品。
酒精與水能以任何比例互溶,並伴有放熱的現象,且其體積會發生收縮,當52ml的酒精與48ml的水混合時,混合液的體積不是100ml而是96.3ml,縮小3.7%,此為互溶時體積收縮的最大比例,另外酒精的分類很多,若以所用的原料分類,則有所謂的穀物酒精、薯類酒精、糖蜜酒精、紙漿廢液酒精、植物籤維水解液酒精、乙烯酒精等;若以生產方法分類,則有發酵酒精、合成酒精等,若以質量分類,則有食用酒精、工業酒精、無水酒精等,若以用途分類,則有食用酒精、工業酒精、藥用酒精、燃料酒精、試劑酒精…等。而您問的食用酒精與工業酒精其最大的區別在於食用酒精必須課稅,工業酒精是不用課稅的,為了避免不肖商人將便宜的工業酒精拿來當食用酒精高價出售牟利,因此工業酒精中都加入一些不易移除的化學物質,使工業酒精無法飲用。最常加入的就是俗稱木精的甲醇,甲醇有毒,對眼、腎、肝、心臟等危害極大,因此,為什麼常常會聽到消費者誤飲假酒而中毒等事情,都是因為不肖業者利用工業酒精製作假酒、偽酒的因素。
順便進一步來談一談酒精的用途,在化學工業方面,酒精是製造乙酸、乙醛、乙醚、聚乙烯、乙二醇、合成橡膠等化工產品的重要原料。酒精是一種良好的有機溶劑,它可以作為各種香料、染料、油漆、樹脂、硝化棉和照相軟片的溶劑,也可用以萃取植物油與精油等;在食品工業方面,往往利用酒精作為防腐劑和消毒劑,用食用酒精製造各種再製酒、兌製白酒、強化葡萄酒等,以及用以釀製食醋、製造各種酒精性飲料和作為食品添加劑等各項用途。如果您平常有注意到白酒的各種訊息時,相信一定聽說過所謂「新式白酒」或「新工藝白酒」這一個名詞,其實一般大部分指的就是運用食用酒精勾兌一定比例的固態發酵酒基及香料,配製而成的酒品,這類的酒品目前在中國大陸的市場約佔70%左右,主要是集中在中、低檔次。很多消費者在去了大陸旅遊、或商務考察時喝了大陸的白酒,大部分都反應上頭快、喝多了隔天還會有宿醉的情形,大概是喝了這一類的酒吧!所以說真正要喝酒就要喝所謂的糧食酒,不要喝調合食用酒精的新型白酒,金門高粱酒就是所謂的糧食酒,完全不添加食用酒精及香料,堅持傳統工藝操作路線而精心釀製的好酒。